栏目导航

首页 教研活动    快乐之下,集体智慧在闪光

快乐之下,集体智慧在闪光

创建时间:2022-10-12 11:20:00
来源:无锡市芦庄第二小学

       呈现一堂快乐的语文课堂很容易,但把快乐的糖纸撕开,我们想要看到最宝贵的内核:在自主的学习任务群目标达成过程中,学生阅读有收获,思维能力有提高。9月28日,六年级江晓老师执教《竹节人》第二课时做到了。


       首先是因为年级组老师们集体智慧在起作用:先钻研文本和教法;再一起观看各级教育平台的网课,结合学生实际,出教案雏形;由单亚平老师试教第一棒,同伴和领导一起听课,进行修改,尤其是学科组长姚芳老师,毫无保留地提出了金点子;第二棒,江晓老师先试上,经再次调整,终于在全校语文老师面前呈现了一堂精彩的阅读课。


       当然,课好不好,关键还是要看老师是否能点燃学生的集体智慧:在学校如火如荼学习新课标的大形势下,每位老师都把上公开课当成实践学习经验的最佳战场。《竹节人》充满童趣,处处可见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若按传统方式,则容易散乱无序,江老师紧紧扣住语文要素:有目的地选择对应的阅读内容,在细读和粗读之间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教师读透文本,设计了三个子任务:体会竹节人制作之乐、打斗之乐、观战之乐,学生兴致高昂地完成了自主学习任务群闯关:有过课前制作竹节人并展开“厮杀”的经验教训,学生们每次都能迅速在长文找到相应内容,展开细读:说到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生意特别好时,孩子们会心微笑了;说到武装竹节人时,孩子们妙语连珠;读到观战之乐,读进文本的孩子们热情洋溢,老师适时请两个竹节人开战,小小的“战场”,立刻“围上了一圈黑脑袋”,难点突破如此轻松,学生们的笑容源自老师从容不迫地带领他们自主地沉浸文本,徜徉文字,这是真正的把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完美结合。


       课毕,研究方始,深入探究新课标理念转变的课有更大的探讨价值,江晓老师叙述自己围绕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恰到好处地搭建支架,给学生主动踏上台阶提供了可能。她字字平实的说课话音刚落,评课老师就踊跃发言,从多角度谈自己脑海中被激起的种种波澜,看得出——这不是一个人的一堂课,是属于所有教师的智慧碰撞。
       像这样打磨一堂课,每个环节都让教师群体有提升,在无锡市芦庄第二小学是常态,不止是语文。而所有的琢磨和切磋,都只是为了在新课标引领下产生更好的课堂,成就眼里有智慧之光的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