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首页 科研在线    从家庭学习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从家庭学习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创建时间:2020-05-08 15:19:22
来源:无锡市芦庄第二小学

2012-05-28

摘要: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学校和家庭都应有意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儿童受家庭的影响较多,因此,家长应从家庭学习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安排把握时间和认真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家庭学习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小学阶段是儿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可塑性强。很容易受外在因素影响,因此,外在方面对其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关键。所以,从小学生入学之初,每位老师都非常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但是,仅仅有教师的关注还是远远不够的,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家长对孩子日常家庭学习的辅导和监督上。

一、家庭学习与学习习惯

(一)家庭学习

家庭学习主要是相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而言,一方面是指地点,即儿童在放学之后,回到家中所进行的家庭作业的完成、课外的阅读,以及通过其他方式收集相关资料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家庭学习的指导者主要是指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儿童学习的指导和督促。

(二)学习习惯

人们对学习习惯的认识和界定不尽相同。“学习习惯是指经过有意识地训练和潜移默化地陶冶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自动重复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倾向”。①“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练习,逐渐养成的个体需要的相对稳定的一种自动化行为定势(趋势)。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可使学习变为一种需要,就可以省时省力,依照自动化的行为定势去做。从而轻松获得更多的知识”。②从上述两个对学习习惯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有意识地训练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另一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小学生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倾向,使学习行为更容易发生和维持。通常情况下,教师和家长都比较重视学校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到家长态度和家庭氛围的影响。因此,家长的行为方式、教养方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具体内容

(一)独立的学习习惯

从学龄前到小学阶段,孩子们在一些日常的生活和活动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并表现出“我能行”的独立意识。但在学习方面这种意识还比较差。这主要在于,一是对于正规的学校学习,没有足够的认识。内心存有一定的胆怯,在学习上表现出没有把握、不自信。觉得必须借助外力——家长。二是很多儿童还延续着幼儿园阶段的学习习惯,这主要表现在,看书时需要父母陪伴;由于识字量不足,需要父母读给自己听。到了小学阶段,依旧认为学习就应该让父母陪着。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小学生在写作业时,经常会让家长陪伴,才能较好完成作业;有些小学生在写作业时,经常会问家长“这道题什么意思?”“这道题怎么做?”等类似的问题。其实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只要孩子们认真阅读题目都能理解题目要求,完成作业。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培养独立的学习习惯。

(二)对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有效把握

小学低年级学生,从幼儿园的玩中学,步入小学的正规学习阶段,他们不但对学习的概念很模糊,对时间也没有清楚的认识。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什么,怎样才算是学习,都很模糊,更不要说对自己学习时间的安排和把握。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家长来安排他们的学习时间,所以,学生的学习或是家庭作业的完成,常常是在父母一遍遍的催促声中进行的。一些家长常常抱怨:孩子写作业时间太长,太磨蹭。很多小学生一个小时的作业,能写三个小时,这就反映了其对自己时间没有很好的安排,更不要说对时间的把握。

(三)认真学习的习惯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非常重要,这主要在于:一方面,幼儿园时期的学习活动,更多地强调在游戏中有些收获即可,因此,在这一阶段,他们会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不需要付出过多的精力,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他们的学习也不作过多的要求,但是到了小学阶段,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有相应的转变,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比较短,他们更希望做游戏和玩耍,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很可能会牺牲学习任务完成的质量。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小马虎”写字少一笔、计算差一点的现象。

三、在家庭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

小学低年级学生缺乏独立的学习意识和能力,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的学习习惯。

1树立独立的意识

在儿童上小学之前,家长应该开始对儿童进行相应的独立意识的教育。通过日常教育影响,让儿童逐步认识到:我上了小学,长大了,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自己做。在家庭学习方面,要让孩子学会自己阅读一些简单的书目,在孩子完成相应的阅读内容后,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在儿童入学之后,要给孩子一个缓冲的、过渡的时间,让他去适应小学的学习,所以,刚开始的家庭学习,可以协助孩子完成。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尽管这一过程对儿童来说比较困难,但家长一定要坚持。在这一时期,要经常性地进行具体的表扬,让儿童认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做了,就是一种进步。

2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儿童阶段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他们有太多的“为什么”要解决。他们能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在进行思考。在幼儿阶段,这些“为什么”,大多数由家长来回答。到了小学阶段,家长不仅要鼓励儿童思考并提出问题。而且要鼓励儿童自己去思考提出的问题,并给他们指导寻求答案的途径,比如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查询等。对儿童在这一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家长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3建立自信心

步入小学,他们既对学校学习感到新奇,同时也很不习惯,比如,不知道该如何听课,作业应怎样完成,等等。这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挫败感,自信心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外界的依赖性会随之加强。家长在儿童这段适应的时期,要经常询问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善于倾听他们对学校的人和事的认识,并给予适当的评论和建议,这样可以促使儿童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都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二)在家庭学习中养成学生对时间的安排和把握

1树立相对具体的时间概念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时间的概念很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要求他们按时完成作业,他们是没有概念的,也就很难对时间合理把握。所以。要培养学生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就必须先要让学生对时间有一个具体的、生动的概念。家长可以用这种方法,让孩子有时间概念:比如,做一道数学题的时间,写一行字的时间。通过孩子自己学习行为,来告诉他写三道简单的数学题的时间是1分钟,两行字的时间是2分钟。这样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行为了解和把握时间,从而学会逐步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2制订学习计划

为了更好地让儿童利用自己的时间,家长需要和孩子协商,让他对自己的作业做一个时间上的安排。在孩子逐渐能够预计自己的学习时间时。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可执行的学习计划,即学习的时间安排。由于儿童参与了学习时间的制定,无形中他也会愿意遵守。一旦学习计划制订好以后,尽量不要随意更改。在学习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儿童会逐步养成对自己学习时间的安排和把握。

(三)养成学习认真的习惯

很多小学生有马虎的毛病,写作业时总是丢三落四。要养成认真的习惯,家长要做的就是严格要求。一方面,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完成作业,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作业,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作业的错误率,比如,二十道数学题,不能超过两道错题,这样,他在写作业时就会有意识地、认真地去做。另一方面,在孩子完成作业后,要求他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比较细致的自查,让孩子首先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家长在孩子自查之后,还需要进行检查,这一过程发现问题时,让孩子及时改正。如果孩子完成作业比较好,应该及时地给予表扬,而且表扬不能太过笼统,要具体,其实这就已经在表扬的时候给孩子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果作业完成不太好,家长也应在鼓励的基础上,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这一点需要非常具体地说明。通常来讲,家长态度认真、真诚,孩子也会对自己认真,并且乐意接受家长指出的不足。所以,要让孩子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父母必须认真对待孩子的学习。

当然,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父母具有较好的耐心,但是只要能够持之以恒,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出自: 文教资料     2009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