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组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无锡市芦庄第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研工作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本学期的教研工作要点为指导,围绕区教研室的教研工作思路,本着“解读课标、学习理念;备课指导、解剖教材;教学引领、示范研讨;主题研究、全面提升”为原则,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二、主要工作
1.围绕“关注活动品味,促进动态生成”这一主题,组织教师参加区小学品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2.抓好队伍建设,定年级进行品德学科的研究课,配合区里落实“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中“课堂教学”的培训及考核工作。
3.组织教师参加区小学品德学科优秀论文评比活动,择优参加市比赛。
4.参加市《小学品德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课题研讨活动。
三、具体工作
(一)关于教学研究
本学期,我校小学品德学科将以无锡市“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课题研究为引领,围绕区“关注活动品味,促进动态生成”这一主题,立足课堂,关注常态,扎扎实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1.以“常态课”的研究为切入口,以“行为跟进”为研究手段,以“区小学品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为契机,有效开展主题研究活动。
(1)包蕾老师参加区小学品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并在比赛中渗透主题研究。
(2)关注“常态课”,本学期在二、四、六三个年级开展研究课,在互相研究,互相探讨中寻找更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使老师们在锻炼中不断成长,提高把握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2.围绕市“主动参与式小学品德课堂有效学与教”课题,积极参加市研讨活动。
(二)关于学科组建设
本学期,我校品德学科将继续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通过参加区里组织的课例研究、专题讲座努力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1.以五年级上册教材的研究为抓手,认领1—2课进行研究,充分发挥团队合力,开发教学资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以进行区域层面的资源共享。
2.品德教研活动每两周进行一次,以大组与备课组活动交替进行,使学科组的活动得到充分的保障。
(三)关于教师队伍建设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关注品德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1.关注青年教师,确立学科培养对象,给予更多机会参加业务讲座、示范课、外出学习、理论学习和考核等培训活动,多渠道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培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2.根据区教育局“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中“课堂教学”考核的相关要求,确定具体达标细则及具体流程,使基本功的培训与考核落于实处。
3.借助无锡市品德学科论文评选,鼓励教师多读理论专著,提高理论修养;鼓励老师通读教材,反思教学,撰写教学论文,切实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具体安排
9月
1.参加区学科组长会议。
2.参加省小学品德学科优质课评比。(9月8日—14日)
3.六年级品德研究课。
10月
1. 组织教师参加市、区小学品德学科优秀论文评选活动。(10月13日—19日)
2. 四年级品德研究课。
3.包蕾老师参加区小学品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10月28—11月1日)
11月
1.参加市《小学品德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课题第五次研讨活动。(11月14日—30日)
2.二年级品德研究课。
12月—1月
1.完成主题资料的汇总。
2.总结一学期的教研工作,并梳理一年的研究成果。
芦庄第二小学
二〇一三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