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首页 督导动态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音乐学科组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音乐学科组工作计划

创建时间:2020-05-08 15:19:35
来源:无锡市芦庄第二小学

2013-09-22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无锡市芦庄第二小学音乐学科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音乐教研工作以《国家课程改革标准》、《音乐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标准为指导,遵循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开展工作,以教师发展为中心,探索“有效教与学”的研究,不断提升我校音乐组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育科研水平,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音乐为本的教育理念,使音乐教学活动形成一种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激发学生潜能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教科研工作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要点》为指导,以我校 “十二五”规划课题《健康生活方式视域下的新市民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为主题,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进行有音乐特色的课堂教学,提升师生的审美情趣。

2、注重学科组建设,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建设学习型学科组,力争在教学中“求真、求实、求创新”,引导学生去探索音乐天地的“真、善、美”。

3、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使课内教学与课外拓展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组织社团活动(合唱、舞蹈、陶笛),做到定时、定人、定计划地开展训练。

三、具体措施:

1、让学生在聆听、感知音乐的同时,给学生适度的“动的自由”,使他们活泼好动的个性得到发展,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并理解音乐,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效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低年级以歌唱律动为主,中高年级以欣赏课的“动”“听”结合为主。

2、课堂教学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通过艺术实践、音乐创造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平时把好备课、上课质量关,备课要在“有用”上做文章,做到“五研究”(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思想和学习现状,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作业),上课要在“高效”上做文章,做到“三到位” (课前准备到位,教师提前到位,课中的训练到位)。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出发来关注教师的教学六认真,认真复备教案,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整体参与,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活动,高涨学生的音乐情绪。课后对教案进行及时的反思,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扎实有效的课堂教研活动,促进学生音乐认知、音乐技能、音乐审美和情感上获得协调发展和提高。

3、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创新素质、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积极地参加音乐教师继续教育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平时常练基本功,积极参加区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音乐教师技能汇报,以及区教师专业素养展示活动。

4、本学期双周三下午第二节课进行音乐教研活动。在期初制定好个人研究课的内容,上好研究课,课后及时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交流,集思广益,实现同伴的横向互助。

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区中小学生 “三独”比赛(11月上旬),定时、定人、定计划地开展训练,争取名列前茅。

6、组织校合唱、舞蹈、陶笛社团的训练。根据学生学习音乐能力的差异,对所有的学生给予普遍的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对音乐特长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参加社团的活动,使所有的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快乐地享受到美的音乐。

7、关注学困生的补差工作。在课堂上多关心他们,并利用课余时间单独辅导,使他们的歌唱、识谱、吹奏竖笛、陶笛的能力有所提高。

8、每学期所带学生有30%左右掌握一项音乐技能:一~二年级律动、歌唱;三~六年级歌唱、竖笛、陶笛(器乐教学与音乐教学相结合,要求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演奏,一学期能准确单独演奏1~2首乐曲)。

9、全面、有效地开展体艺“2+1”艺术活动,注重活动的普及和提高。课堂是“阵地”,把过程有机融入到课堂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让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有充足的时间愉悦学习;活动是“平台”,让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学生获得技能与精神需要,为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与个性搭建重要平台。